企业管理

从“神南机电”看“神南服务”

作者: 李瑞 李雨霏     时间: 2024-05-16     

从神南产业发展公司机电物资管理一张图中可以获取数据:近三年,该公司设备维修实现量质双变,在提标增能中达到两亿吨煤炭生产的维修保障能力,神南服务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

构筑机电人才核心磁场

神南产业发展公司成立于2008年,隶属于陕煤集团,是一家大型煤炭生产综合服务企业。目前,有六个专业化生产中心和四个子公司,涵盖机电设备、矿务工程、安全保障、电缆和支护材料生产制造,矿用设备再制造等多个产业。

随着机电设备自动化程度及科技含量日益提高,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素质和水平成为发展首要任务。近年来,神南产业采取理论强基、实战提素举措,利用维修、搬家基地资源进现场、看实物、学原理,着力培养能统筹协调、懂现场管理、有技术经验的机电管理人才。


510日,在第八个中国品牌日到来之际,神南产业举办以机电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业务竞赛暨研讨会。会上,6支队伍同台比拼,表彰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聘任21名机电行业经验丰富的专家,聚焦机电技术的最新发展、应用案例、未来趋势等话题,发表真知灼见、共商发展大计,集中体现了公司精心打造机电管理生力军的决心。

目前,公司已拥有集团级以上技术能手、技能大师、企业工匠50人;集团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8个;589人取得特种设备作业证书;机电一级建造师8人、机电二级建造师41人,具有机电类职称 191人。撰写、发表专业技术论文 748 篇,授权专利 124 项,完成技术创新1067 项,获得省部级及行业级奖励99项。

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

进口配件采购周期长、延期交货是目前最大的困难,所以国产化替代迫在眉睫。

近年来,神南产业勇做新机电、新要求、新发展建设的探路者,不断展现出神南服务品牌独特的影响力。


配件零整比过高导致维修费用居高不下,《进口采掘设备国产化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就是要解决设备配件采购周期过长的问题。”“目前在行业内,并没有成熟配套的10米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回撤设备方案和经验,我们要先行先试。”……机电业务竞赛暨研讨会课题发布环节,10个课题包含机电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和管理新经验的研究和探索。

亮点频出的背后,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创新动能持续增强。神南产业总经理吴文良表示,公司将全面提升神南机电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为陕煤集团榆林区域煤炭高产高效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保障。

三年来,神南产业扎实推动机电信息化、数字化提质升级,提升装备水平和运行效率,取得了一项项突破:完成世界首套10.0m超大采高智能化综采工作面调试安装,集团首套国产8.0m超大采高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安装与回撤,创造国内首个450m超长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回撤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对曹家滩首套10米超大采高智能化综采成套设备提前调研、调试并完成首次工作面的安装,创下四项行业之最,使公司机电装备力量显著增强。

共谋发展之策

如何更进一步促进机电技术创新赋能煤炭生产,形成新质生产力?如何加快进口配件国产化的开发进度,打造属于煤炭人自己的国货潮牌?有什么样的发展愿景?在圆桌对话上,10位专家以机电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场掌声不断。


分享学术报告现场,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伟分享了课题《双碳目标下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国家能源神东煤炭集团高端设备研发中心计划采购部经理张伟分享了课题《神东煤炭集团高端国产化研发探索与实践》,精彩的分享引起了现场的热烈讨论。

践行绿色循环经济,深挖设备剩余价值。在神南产业*委*、董事长乔少波看来,机电业务作为煤炭生产企业建设智能矿井、智慧矿区的硬支撑与强引擎,只有构建机电业务领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合作的发展共同体,才能开创全域机电业务共兴发展新场景。

从业务知识竞赛、一张图汇报、先进表彰,到现场参观、专题报告、专家分享、摘标课题、成立专家库,再到圆桌论坛……”这是机电领域的一次智慧碰撞,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机电技术创新赋能煤炭生产的浪潮正澎湃而来,给中国制造增添新亮色。(李瑞 李雨霏)

上一篇: 无 下一篇:神木煤化工电化公司:变废为宝,5小时节省1.2万...